精选内容
-
无痛胃肠镜和肛肠手术可以一次完成吗?
首先说答案:不可以。经常有病人问:医生,能不能一次麻醉就把胃肠镜和肛肠手术给做了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需要弄清楚无痛胃肠镜和肛肠手术是如何操作的。无痛胃肠镜,有点类似于普通的打点滴,麻醉大夫给你的点滴里注入药物,使你进入睡眠状态,然后由胃肠镜医师完成操作。麻药退去,你会很快醒来,方便快捷。肛肠手术,最常见的麻醉方式是半身麻醉,专业上叫椎管内麻醉。很多生过孩子的女性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麻醉大夫从你的腰椎里注入药物,使下半身处于“半身不遂”的状态,而脑子是清醒的,上半身感觉也是正常的。你可以和医生自由交流。综上所述,两种麻醉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不可能在一次麻醉下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
汪长健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29日306
0
2
-
肠镜检查那些事儿
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一旦发现肠道有息肉或者小肿瘤,可立即切除,或者顺便取活检。研究表明,结肠镜的筛查敏感性高达90%以上。《柳叶刀》曾发表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一次肠癌筛选检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一次肠镜检查可使17年内肠癌风险降低30%。肠镜指的是通过内镜进行肠道内的影像学检查,肠镜是一根直径约1-1.5cm的管子,其头部有摄像头及灯光。首先其通过肛门可检测直肠情况,进一步前进可检测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等,主要通过其前端的摄像头查看肠管情况。可发现肿瘤、息肉、溃疡等病变,简单的息肉可镜下直接切除,一般检查时间为1小时以内,术后不影响工作学习。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2、大便有黏液、脓血者;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5、大便变细变形者;6、长期腹痛、腹胀者;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11、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1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1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14、腹部CT或其他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1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需要结肠镜。1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结直肠息肉术后可能复发,应定期复查。19、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20、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1、女性妊娠期、产褥期和月经期不宜肠镜检查。2、发作期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者。3、严重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不能合作者。4、不全性肠梗阻未缓解或缓解不足两周、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活动性便血和血压不稳定时、腹膜炎、大量腹水、胃肠穿孔、多次腹腔手术有明确肠粘连史。5、严重心脏病如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中风、昏迷、肾衰、肝功能不全、贫血、肿瘤晚期、高龄等患者全身衰弱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时。6、肠镜术前肠道清洁准备未成功解出稀水样大便或仅解出少量成形大便时。7、烈性传染病。
肖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7月08日82
0
0
-
选择普通肠镜还是无痛肠镜?
①目前国内无痛肠镜采用的是静脉全麻,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达到舒适、安静、无痛苦状态,对镜检过程遗忘,用药量少,对患者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如果自身紧张焦虑敏感,或者长期便秘肠炎,建议选择无痛肠镜。相反,如果自感耐受力较好,完全可以选择普通肠镜
方拱北2022年07月07日30
0
0
-
胃镜和结肠镜可以一起做吗?
胃癌和肠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两者都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都包括腹部不适、体重下降、乏力等,体检时很多人一次仅做胃镜或结肠镜,结果遗漏了结肠或胃的病变。那么,是否可以胃镜和结肠镜同时做?请看视频解释
直肠癌保肛专家傅传刚科普号2022年06月30日903
0
1
-
胃镜和肠镜可以一起做吗?
蔡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6日184
0
1
-
胃肠镜检查难受吗?什么是无痛胃肠镜?
想我说胃肠镜检查没有不舒服吗?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做的是无痛胃肠镜。?如图所示,胃镜是一根直径1厘米左右的管道,检查时,这根胃镜管道从口腔经过咽喉部到达胃里进行观察。胃镜经过咽喉部的时候,会有一种想吐的感觉,你说这有多难受吗?也不见得。胃镜检查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你只要足够的放松、让口水肆意的流,检查一会儿就完成。肠镜检查的时候,遇到有些人的肠子特别长、特别的绕,肠镜在大肠里移动的时候,会有肚子疼。肠镜检查一般需要15~20分钟。【肠镜检查的是大肠(包括直肠和结肠),并不会检查小肠】?说起来,胃肠镜检查也只是有一些不舒服,并没有别人口中描述的那样痛苦,检查的时候放松、配合一点很快就完成了。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原以为信手拈来的事,却让你陷入困境,反而是让你焦虑不已的事情,到头来轻松搞定。?什么是无痛胃肠镜呢?就是先把你麻醉了,再做胃肠镜,那你感觉不到痛了。做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是一种很简单的麻醉:往血管里注射一点麻醉药,被检查者5秒左右就睡着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后停止用药,被检查者10秒左右就醒过来了。整个麻醉的时间跟胃肠镜检查的时间差不多,很快恢复。有些人担心麻醉后要苏醒很久?不会的,一般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完全恢复,然后可以回公司继续加班(加油)。有些人担心麻醉会影响智力?没那好事儿。都说智慧和记忆是痛苦的根源,放心好了,等你醒了,这世间的痛苦,你一丁点都不会少。不过,为胃肠道肿瘤担心的心情,会烟消云散。(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杜培准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26日309
0
4
-
小肠镜过不了,只做到60公分,
IBD科普健康号2022年06月20日219
1
1
-
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
一、什么是肠镜?肠镜检查就是通过肛门插入一根软管,通过软管前端的“摄像头”查看整个大肠的技术。通常肠镜内部还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从而能够在肠镜下钳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甚至进行切除病变等操作。二、为什么要做肠镜约95%的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肠镜可以其轻易发现息肉,并能顺便切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肠癌的发生。肠镜进入肠道后,能清晰地观察整个肠道内壁,小到1-2mm的东西,像小米那么大的也能看得见。因为胃肠、食管等这些器官是空腔器官,其他检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发现息肉和早癌,只有通过胃肠镜。因此,肠镜是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三、哪些情况需要做肠镜?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5岁之后,而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们要赶在息肉变坏之前做肠镜。所以,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这时候大多数还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早期癌。以下人群建议立即检查:(《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0》)1.年龄≥40岁,无论男女,2.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3.进行胆囊切除的群体,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4.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5.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6.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来源/胃肠病(wcb000666)
李立奇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6月14日126
0
1
-
3分钟读懂,肠镜病理报告!
3分钟读懂,肠镜病理报告!梅斯医学?消化新前沿?2022-05-2820:01?发表于四川我们做肠镜检查,最常见的赘生物就是息肉,其中的腺瘤性息肉,其实就是肠癌的预备状态,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它演变而来的。而腺瘤性息肉在50岁之后的检出率非常高。一项研究显示:在7203例次肠镜检查中,息肉检出率为:50岁前为17%,50~59岁为35%,60~69岁为56%,>70岁为63%。以上数据还不包括结肠息肉病、P-J综合征、进展期结肠癌、肠道准备不合格者及检查失败者。研究显示,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恶变率高达50%,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可达100%,且发生癌变的年龄较轻。因此,肠镜报告,以及肠镜活检病理报告,描述最多的是关于大肠息肉的。一般的说,大肠息肉牵扯到两部分专业术语:一个是肠镜的报告,另一个是息肉切除后或活检后的病理报告。本文就常见的一些专业术语做一下解读。肠息肉概述人体的肠道黏膜的表面也会长一些突出到肠腔的局限性隆起,这些隆起在没有明确性质前会统称为大肠息肉。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以细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而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确定性质后,按照部位加上病理诊断学名称,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名词,比如:直肠管状腺瘤,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横结肠绒毛状腺瘤,升结肠增生性息肉或盲肠炎性息肉等。一、肠镜报告1.单发或多发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两个以上就称为多发息肉。因此如果您的报告写的是多发息肉,一定要看看数目。也许只有两个。2.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扁平息肉。蒂就是根的意思。想想蘑菇、山楂、樱桃的蒂就好理解了。一般的说,有蒂的息肉切除起来容易的多。3.息肉的内镜分型(1)日本山田分型山田I型:息肉基底部平坦、基底宽,略隆起于肠壁表面。简单的说,这个类型的息肉就是扁平,没有蒂的。山田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较明显,息肉呈半球状。虽然突出黏膜面,但蒂还没有成型。山田I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明显,与周围肠壁黏膜成锐角,息肉呈类球形。这是种粗蒂息肉。山田Ⅳ型:息肉表现为球形,通过短、长蒂与肠壁相连接。真正的带蒂息肉。(2)P-S分型这种分型使用的是英文,P(pedunculated)指的是有蒂的,S(sessile)指的是平坦的,而PS指的是亚蒂的。因此如果是Ip指的是I型带蒂的,依此类推,Is指的是平坦的,Ips指的是亚蒂的。一般专业人士会分的更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知道息肉是不是带蒂就够了。二、病理报告1.腺瘤性息肉是由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所构成的良性肿瘤。腺瘤性息肉的病理类型多根据绒毛成分来划分,绒毛含量<25%的为管状腺瘤,25%-75%为绒毛管状腺瘤,>75%为绒毛状腺瘤。(1)管状腺瘤是大肠腺瘤性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分布于直肠及乙状结肠。肠镜下管状腺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部分有分叶,息肉大小不等,多为有蒂型。管状腺瘤一般生长缓慢,分化良好,较少发生癌变。如果息肉是管状腺瘤,那稍稍可以宽心了,管状腺瘤是肿瘤性息肉中最好的一种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它虽然较少癌变,但不等于不会癌变!(2)绒毛状腺瘤在大肠腺瘤性息肉中不常见,占全部大肠腺瘤的5%-10%,大部分为广基型。肠镜下绒毛状腺瘤表面呈绒球状,多覆有粘液,有时可有糜烂。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的异型增生和癌变率较高,有文献报道,直径大于2cm的恶变率为50%。如果息肉是绒毛状的,一定要高度警惕,密切随访。(3)管状绒毛状腺瘤顾名思义,这是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的混合型,大小不一,管状绒毛状腺瘤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其癌变风险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其癌变率的高低与其绒毛含量相关。混合型腺瘤一定要看一下描述的绒毛含量以及异型增生的程度,如果都很高,要密切随访。2.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多呈无蒂,少数有蒂,直径较小,一般小于5mm,通常发生于大肠近端。以前有很多医生认为散发性增生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很小。现在的观点认为有些增生性息肉可出现异型性增生,进展成为不典型结构和细胞特征的潜能。尽管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指出,大肠远端直径小于5mm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不切除,但是在没有明确把握是增生性息肉的时候,不可掉以轻心,需随访复查。3.锯齿状腺瘤对于这种类型的腺瘤,不是每个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都善于诊断。这种腺瘤的特点是表现为锯齿状外观,同时兼具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点及腺瘤的细胞学特征。主要有两个类型:广基型(SSA/P)好发于近端结肠,较少引起症状,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通常为5-10mm,肉眼观为扁平或无蒂轻微隆起的息肉;传统腺瘤(TSA)常见于远端结肠,外生样息肉,肉眼观与管状腺瘤类似。目前锯齿状腺瘤是关注的热点,因为研究者认为锯齿状途径是大肠癌发生的第三种途径。一旦诊断锯齿状腺瘤,应引起重视。4.炎性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所引起的炎性反应性增生,由于炎症刺激导致上皮再生、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息肉形成。此类息肉通常较小,直径多<1cm。炎性息肉是否癌变目前争论不一,但一般认为炎性息肉发生腺瘤性变化后可再演变成大肠癌。如果明确是炎性息肉,治疗原发病为主。5.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所谓的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是非常专业的病理术语,通俗的说,就是细胞增生没有按照良性方向,而走偏了。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分为三度:轻度不典型增生即不典型增生细胞仅限于上皮层底部,不超过上皮层1/3;中度即不典型增生细胞占全上皮层的l/3~2/3;重度不典型增生为不典型增生细胞占全上皮层的2/3以上。通俗的说,不典型增生越重,距癌症就越近。6.瘤变(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2000版的WHO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提出胃肠道肿瘤统一采用“上皮内瘤变”取代原来所用“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名词。这个分类把原来异型增生全部整合到上皮内瘤变中,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替代原来的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替代重度异型增生,且原有的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等完全等同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所以建议对于内镜下活检病理提示大肠腺瘤合并上皮内瘤变,不管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均予内镜下完整摘除。三、临床意义了解这些专业词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的进行治疗和规律复查。大肠腺瘤可分布于肠道的各个部位,其中以左半结肠和直肠多见。检查发现息肉的目的是为了防癌。大肠癌发生的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研究者认为大肠癌的70%-95%来源于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的发展简单归结起来是:正常粘膜-上皮细胞增生-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早期癌-浸润癌的过程,此种演变过程大约需要5-15年。腺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以及不典型增生程度与大肠腺瘤恶变密切相关,其中不典型增生的程度与恶变相关性更加明显。了解了这些专业词后,针对自己的内镜和病理报告,重点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高危腺瘤,符合高危的,应该在息肉切除后3-6月内复查肠镜。什么是高危腺瘤?如果息肉的数目≥3个、直径>1cm、病理示绒毛状腺瘤或混合型腺瘤(含较多绒毛状结构成分)、重度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这一类的具有高度恶变倾向,称为高危腺瘤(美国癌症协会)。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建议把锯齿状腺瘤也列入高危腺瘤,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侯波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9日141
0
3
-
让我不知是喜是悲的消息
今天是周二,我的大查房时间,从早上交班会结束,开始逐个给住院患者查房,我一直查到12.00才把患者查完。查房结束,我换下工作服,准备回家,在电梯厅,偶遇了在我们医院学习,并不是我们组的一位医生,看到我过来,她礼貌地和我打招呼,接着说:“今天上午,我偷偷跟着您查房,又一次聆听了您的讲解,您说的都太重要了!您今天上午又讲了那句经典铭言——老爷们儿的贫血必有妖孽!我就是遵照您的教导,按照从您的这句话和贫血诊断思路,诊断出来了我亲叔叔的直肠癌!”,“我那些东西全部都是来源于工作实际,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是都是非常实用的经验,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东西。能否告诉我你叔叔是怎么回事?”,“我叔叔50多岁,身体略胖,很壮实,平常身体很好,也没有得过什么病。他们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发现他有轻度贫血,很多人都说,这贫血很轻,可能是营养不良,我叔叔自己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相信不是大问题,可是,我看到他的检查结果,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你的那句老爷们儿的贫血必有妖孽的铭言,因为他平时身体很好,应该不是营养不良,这思维顺序不对,我动员他做结肠镜,他嫌麻烦,不想做,我再详细询问,他前段时间偶然还有大便后出血,他认为只是痔疮,我坚决要求他做结肠镜,结果,他是直肠癌,已经不是早期,而且,病变距离肛门太近,无法保留肛门,为了生命,只好选择了切除肛门的结肠永久性造瘘手术!”。听了这位医生的消息,我真的不知道是喜是悲!因为学生掌握了我的铭言和思路,正确诊断了她亲叔叔的直肠癌,挽救了她叔叔的生命,难道我不应该喜吗?但是,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并且需要永久性腹壁造瘘,这样残酷的手术方式,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再想想,假如在这位学生之前,有人意识到贫血的重要性,有人意识到便血的重要性,他的诊断是否可以提前,他的肛门是否可以保住?所以说,我还是感觉悲哀!再想想,所有的结直肠癌,几乎都是从结直肠息肉癌变而来,假如一般人群,在50岁左右,做个结肠镜检查,有结肠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再提前一些年检查,发现了结肠息肉,及时做了息肉切除,也许,就不会得结直肠癌,如果发现了真正早期的结直肠癌,我们通过结肠镜做粘膜剥切就可以彻底治愈,还至于把患者的肛门切掉吗?所以,我再次告诉大家,防病于未然是健康管理的最高境界,没病找病是健康管理的次高境界,而根据症状认真按照诊断思路“套路”思考排查,争取及时发现疾病,只是守住了我们健康管理的底线,让我悲哀的是,现在,我们很多时候,连底线都没有守住!请记住我的铭言——老爷们儿的贫血必有妖孽!便血是我结肠镜检查的底线!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05月27日587
0
1
肠镜相关科普号

龚伟医生的科普号
龚伟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消化内科
1871粉丝35.7万阅读

刘正新医生的科普号
刘正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消化内科
9678粉丝66万阅读

林国乐医生的科普号
林国乐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基本外科
1634粉丝54.5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王贵齐 主任医师医科院肿瘤医院 内镜科
食道癌 236票
肠息肉 123票
胃癌 99票
擅长: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结直肠癌,早期下咽癌的肿瘤微创治疗; -
推荐热度4.9陈李华 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肠息肉 27票
胃病 18票
胃炎 16票
擅长:治疗胃肠道常见病、疑难杂症和重危急症,娴熟掌握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技术 -
推荐热度4.6陈涛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东方医院 消化内镜科
胃炎 5票
肠镜 5票
肠息肉 3票
擅长:1.消化道息肉、癌前病变、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2.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微创切除(EFTR、STER等)。 3.食管动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POEM等)。 4.胆结石、胰管结石等胆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各种梗阻性黄疸的ERCP、穿刺引流、支架置入等。 5.消化道梗阻、狭窄如消化道晚期肿瘤梗阻等的内镜下扩张和内支架治疗。